Graduates Talk丨北京大学录取学生Martin Francis:英国男生的中国圆梦之旅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在80余封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中,有一封来自中国顶级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格外耀眼。这份录取通知书的持有者,是一位说着流利中英双语、怀揣着“世界梦”的英国学生Martin Francis。

他是学校名人,是学校男生代表,是足球社社长,是承载着老师们育人梦想的优秀毕业生。

今天,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我们讲述他的世界梦,中国梦。

补齐短板,在杭州“遇见数学”

提起自己三年来的变化,Martin最直接的感受是成绩上的突飞猛进

三年前,Martin跟着母亲来到刚建立的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初来乍到的他,成绩在班级中并不拔尖,特别是数学成了他的“老大难”,“高二我预估数学是C,没想到最后拿到A。”他坦言,“多亏我的数学老师支持我,我才能更加努力坚持下去。”

数学老师Mr. Frost在谈起Martin时充满自豪:“他是一位努力、善于思考又充满激情的学生,度过开始的适应期后,他就积极提问和思考。可以说,是这些特质让他在数学上表现突出的。”

进入高中后,Martin针对未来的专业方向做了充分准备:立志于国际政治相关专业的他,他选择了语文、数学、经济、历史四门课。“学习经济和历史给了我很多帮助。经济和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课上学的知识都能提高我对政治的了解。”他如此解释选课的出发点。经济也是一门让他收获颇丰的科目:“我原来对经济一窍不通,但是多亏Ms. Miao,她上课的举例很有趣,让我慢慢喜欢上经济课。”

在对学科保持好奇、积极探索的过程中,Martin找到了他对学科的兴趣,兴趣和老师的支持成为他继续前进的动力,原来的短板数学也由此转变为他的强项。他顺利地在AS中取得四科全A的优秀成绩,叩开了通往海内外名校之门。

逐梦绿荫,架起交流的桥梁

相比成绩,Martin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四重身份更为亮眼:足球社创社社长、高中足球队队长、学校男生代表、高中学生会男生主席。

与Martin相处过的老师和同学几乎都会不由自主地夸赞他:在球队队友的眼中,Martin是一位容易相处、值得信任的同学和队友,把球队从初始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为26人的大家庭;在任课老师眼中,Martin是一位有礼貌、乐于助人、努力勤奋的学生,大大小小的活动总能努力做到最好;在母亲Natasha眼中,Martin是让她为之骄傲的孩子,独立自主,很有自己的主意,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

但每个人在提起Martin时,都有一个绕不过的话题:足球

谈起足球,Martin神采奕奕,有说不完的话。他从小痴迷足球,来到中国后更是把许多课余时间花在踢球上,但说到在足球领域大展宏图,还是来到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后的事。

高中学生都可以创立、选择自己的社团,社团由学生自己创立、自己组织活动、自己管理,每年都有社团汇演之夜(Fun Night)来展示社团的一年的成果,并为下学期招新做准备。

刚入校的Martin凭着自己对足球一腔热爱,与同学一起创立了足球社组建了高中足球队,许多学生既参加了足球社又加入了足球队。足球社和足球队建立时时仅有十几位队员,与现在这个能与外校踢比赛的26人的队伍相比相差极远。队伍逐渐扩大的背后,除了Martin与社员在招新季的努力,还与丰富的社团日常活动和热烈融洽的社团氛围有关。

“我们平时会开展训练,帮助每个队员变得更强更好;我们还会周末一起出去玩,一起看球,聊战术和足球。”Martin在介绍足球社时总会强调,“我们都是好兄弟。”
在和谐融洽氛围的支持下,足球队在Martin的带领下一步步迈向更大的舞台:本学期不仅为各学院的校内学院足球赛输送了大批主力队员,还与高中老师举行了一场师生足球赛,更走出杭州,与宁波赫德学校踢了一场跨城校际友谊赛,并取得胜利。谈及此,Martin无比自豪地说:“我们是杭州最好的队伍!”

高中三年,除了将足球社和足球队发展得风生水起之外,Martin还担任了学校的男生代表,以及本学期刚成立的高中学生会的男生主席。大量的校内活动安排组织快速锻炼了他的领导力,在提升能力和高质量完成每一个活动的同时,他也在思考着,这两个身份带来最重要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做一个很好的榜样,”被问及男生代表的职责时,比起具体详细的工作,Martin给出了一个深思熟虑后的回答,“我想给学弟学妹做一个好的榜样,如果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影响,我会后悔。”

努力成为学弟学妹榜样的同时,他也以足球明星C罗作为自己的榜样,激励他将一切做到力所能力的最好,鼓励他在运动之路上不断前进。

Martin的“中国梦”:推开北大之门

Martin的升学指导老师Tanya介绍道,了解到他志在北大后,升学办公室为他规划了一条申请之路,对他的各项成绩、活动履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中文水平需要通过HSK6级这一硬性指标。

在明确的规划下,Martin一项项达到了北大申请的要求,并顺利拿到了北大的面试邀请。激动之余,Martin也迎来了更困难的挑战——北大面试

学校老师和升学指导老师们为他准备了一场模拟面试。王海玲校长、章东娟副校长、高中部副校长邹海连老师和升学指导老师亲自上场担任面试官,并邀请了高三优秀学生一起参与,架起两台摄像机,从人员到环境尽可能还原北大面试的情况。

回想起这场面试,Martin用了“艰难”来形容,但经历过这次模拟面试的打击后,他也更清楚了自己的弱点和努力的方向。最终,他在众多国际学生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

收获北大录取后的Martin特别感谢了升学指导:“只要我需要,他们随时随地都会为我提供帮助,我也一直跟他们交流,所以我很感谢升学指导老师们。”

申请季中,除了学校老师的支持,Martin也得到了家人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

他的母亲Natasha也是学校的老师,即使是如此近的距离,她也不对Martin做过多干预:“我们一直相信他能做正确的决定,为他提供需要的支持。当他想出去玩的时候,我们从来不会阻止他,因为我知道,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对他来说比一味学习重要得多。当他选择留在中国深造,而不是去英国读书,向我说了他的理由,我建议他也听听老师和身边人的意见,最后我们也支持他的选择。”

以上仅是三年中Martin得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支持的缩影,在家校共同信任、支持下,Martin越来越积极自信,最终成为我校第一位手握北京大学录取的高三毕业生

eit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