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看见到被成就:与西湖大学同频,静待花开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孩子被看见。

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副校长章东娟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的访校交流讲座上,以这句开场白引发了在场家长与教师的强烈共鸣。

4月15日,我校组织了20名家委及教师,参观访问西湖大学云谷校区。西湖大学发展基金会汪老师全程带领团队参观校园,并对西湖大学办学及基金会的相关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做了基础教育与数学教育的深入交流。

一、因材施教:从“分层教育”到“终身成长”

“有的孩子是短跑型选手,反应快、爆发力强;有的孩子是长跑型选手,喜欢长时间钻研;还有些孩子只是暂时没开窍,但未来可能厚积薄发。”

邹云志教授在讲座中以西湖大学一大器晚成的知名教授举例——起初他的英语表达可能都不熟练,现在却在植物学领域成为世界级专家。“成才没有固定的时间点,教育要拉长时间维度去看。”

这番话与我校的分层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Set1:卓越引领

针对能力突出的学生,狄邦提供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辅导,例如数学俱乐部、英语标化考试辅导等,助力他们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Set2:稳步提升

对于常规发展的学生,着重夯实各学科基础,实现 “螺旋式成长上升”。并通过百余门 CCA 兴趣延展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特色与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Set3:精准帮扶

面向需要学科帮助的学生,教师精准定位其薄弱环节,个性化定制辅导,通过英语加油站等特色项目,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基础和能力。

章校长坦言:“教育不是逼鱼爬树,不能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而是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育,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才是真正的公平。”这种理念与西湖大学“一人一策”的培养模式也不谋而合。

二、贯通培养:从“学科融通”到“科学衔接”

在西湖大学展厅,一组数据令人震撼:年轻教授在《Cell》《Nature》等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学校目前已成功孵化 47 家科创企业,同一实验室涌现出 8 项突破性成果。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跨学科、重实践、解难题”的办学基因。

学科融通:打破界限的思维革命

邹教授以西湖大学实验室为例:“传统教育中,物化生等学科泾渭分明,但在西湖大学,科学家更关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会用数学及各类科学的工具,打破学科的界限。”这种理念也与狄邦的教育实践相契合。从狄邦跨学科设计环保屋的英语课堂,到引导学生设计 “可降解药衣”,并通过编程模拟药物在人体消化系统过程的 STEM 课堂,教学打破了学科边界,让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

科学衔接:发挥一贯制培养的独特优势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石,英语是沟通世界的桥梁。”

邹教授着重强调了学科基础的重要性。这一点在杭州狄邦的一贯制教育课程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

数学学科—倒推教学重点

高中巅峰班的教师将高中数学学科梳理为五大核心内容,包括代数、微积分、数学证明、多维空间与统计,以终为始,倒推出初中及小学的数学教学重点,涵盖从代数运算到数学表达规范化的培养。

英语学科—三阶段培养体系

巅峰计划负责人李立老师将英语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工具应用、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的学术思维培养,以及英语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从小学通过阅读营、AR&MYON 系统培养英语阅读习惯,初中借助标化考试强化英语语法与答题技巧,到高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与创造力。

一贯制培养优势

狄邦这种 “以终为始” 的教学规划思路,与西湖大学 “从博士反推本科培养” 的逻辑如出一辙。

三、合作共育:从“顶尖资源”到“家校协同”

未来,狄邦教育将持续深化与各界资源的合作,积极拓展教育领域的多元发展路径。西湖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育理念和资源,将成为狄邦的 “教育智库”。此外,狄邦还计划与其他顶尖学术机构携手,引入前沿学术资源开展特色项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狄邦与西湖大学将共同照亮基础教育与高等研究的贯通之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活动结束时,各家长代表纷纷发表感言,这场活动本身就是家校协同共育的典范:

今天的活动真的很有意思,西湖大学的理念居然跟我们学校高度吻合,真心替孩子们开心,不管前路如何变化,自身的优秀品质,学习体系一定会带领他们应对一切未知的挑战……国家对西湖大学的重视也证明了,未来需要咱们学校培养的这种孩子。教育不为了眼下,为了长远的一生,人生最好的基础就是坦诚的面对自己,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七年级家长

今天大开眼界,中国有了如此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理念和国际化视野跟我们狄邦是很匹配的。另外,我对咱们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在多变的环境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执行思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论孩子发展速度快慢,选择哪条路走向山顶,因材施教,终归还是能够巅峰相见!只要按照学校设计的教学思路,有规划的去学习,未来可期!——六年级家长

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一直在这样尊重个体、尊重差异、坚持全人教育的学校,无论环境、政策、世界格局如何变化,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坚持长期主义,不急功近利,这些都是我们和西湖大学不谋而合的非常宝贵的东西。——七年级家长

今天的行程收获颇丰,回来我和孩子分享了我的感受,他说妈妈,我可能就是那个擅长“长跑”的人。不管现在他的学业成绩咋样,起码他在我们学校是自信的、快乐的,是身心健康的,是拥有丰富的阅读量的。——四年级家长

今天的参观让我对孩子今后的求学发展路径有了一些新思路。虽然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是最适合西湖大学“精加工”的原料,但孩子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今天也让我对狄邦文理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谢学校创造了理念新、适应性强、注重融合的成长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从“被看见”到“被成就”。——七年级家长

谈到国际化的教育,正如邹教授所言,西湖大学和我们狄邦都是国际化体系,只是狄邦在对人才进行预加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在规则意识、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都为高阶的人才培养打好基础。今天我也感受到了学校对家委的信任,看到了学校的个性化教育,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是擅长短跑还是长跑,都能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三年级&五年级家长

章校长总结道:“这次西湖大学之行,让我们更加坚信,狄邦的办学理念和方向是正确的。正如邹教授说的,有的孩子或许像“短跑健将”,起步迅猛;有的如同“长跑队员”,后劲十足;还有些可能暂时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开窍”。但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守望,让每个孩子从“被看见”到“被成就”,静等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