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s’ Talk|从厨房走向康奈尔,厉宇婷的狄邦六年成长记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的实验室里,高中生厉宇婷正将一勺咖啡渣倒入生物凝胶中搅拌。这个看似手工课的实验,实则是她自创”生物面料社”的核心课题——谁能想到,这些散发着拿铁香气的褐色混合物,最终会”发酵”成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的录取信?

2025年申请季,这位痴迷跨学科创新的女孩,以14封世界顶尖院校offer证明: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 6 年沃土的精心培育下,会绽放出绚烂之花。

从厨房到实验室:成为“舌尖上的科学家”

厉宇婷对食品科学的兴趣,始于厨房里的好奇心:

“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喜欢自己去厨房做吃的,慢慢发现食物背后的科学特别有意思。每个食品材料的配比都像一场精密实验,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让我感到着迷。”

这种兴趣在学术探索中不断深化。她加入了环保组织“根与芽”,成立研究小组,聚焦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生态影响,并作为主讲人向绿色委员会提交报告。此外,她还发起社区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对外来物种的认知。

升入高中,厉宇婷幸运地成为了首批“巅峰计划”的成员,获得了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联动的个性化专业指导。

在导师建议下,她放弃了传统的理科组合,选择了”经济+生物化学”的跨学科A-level课程。“我觉得食品是一个跨学科性专业,它不仅涉及生物和化学,还关联工程、甚至经济。”她举例说,”比如食品加工要考虑生产效率,包装设计要兼顾保鲜和环保,这些都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视角,最终成为她升学申请中的亮点。

巅峰计划:在“学霸社区”里策划一场展览

进入巅峰班后,厉宇婷既感到压力,又十分兴奋:“巅峰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和一群优秀的同伴朝夕相处,既让我感到压力,更激发了我的潜能。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负责,教学内容的推进节奏稍快,课堂比较紧凑高效。所以老师们会充分利用多余时间,带领大家开展各类项目。”

厉宇婷特别提到生物老师的教学:“除了常规学术课程,老师还会组织我们参与各种实验与小组合作项目。这些经历对我的专业兴趣培养帮助很大。”

由于班级里汇聚了校内顶尖学生,他们组队参加国际竞赛,共享科研资源,仅2024年,她就斩获了英国BBO生物金奖、美国生物测评银奖。

此外,她还召集巅峰班的同学,共同创办了“生物面料社”,用咖啡渣、果皮研发环保材料。“我们想证明‘垃圾’也能变成高端面料。”团队甚至尝试制作 “零污染口红”,为此还与研究摩梭文化的同学联动,将相关元素融入口红设计。

作为组织者,她的领导能力也得到充分展现:“‘缝补自然’环保艺术展时,我们招募了15名志愿者,一起布置展览,向社会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过活动前遭遇了艺术家临时退出的危机。我们连夜调整展区,最终还是成功举办。这就像食品研发——遇到变量,就快速调整‘配方’。”她笑道。

丰厚的国际资源:入选哈佛大学“校长名单”

受益于狄邦集团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作为 “巅峰计划” 的优秀学生,厉宇婷在 2024 年入选哈佛大学 “Dean’s List 校长名单”。

她与同学一同前往MIT、耶鲁和哈佛访校,体验大学课程。例如在哈佛,他们走进本科生课堂,与大学生一同听课,还参与了模拟联合国、公共演讲等趣味活动课程。厉宇婷对一门关于鸟类的生物课程尤为感兴趣,“他们的上课方式与我想象的不同,一上课就展开关于始祖鸟的互动辩论,感觉特别有意思。”

“我觉得在狄邦的6年,最大的改变是变得更自信了,也更敢于尝试新事物。” 厉宇婷回忆道。从初一刚入学时的腼腆,到后来积极参与合唱、戏剧、飞盘等活动,再到自信策划艺术展、带领社团、组织学生会活动,她一步步实现自我突破。

原本对飞盘一无所知的她,后来成为飞盘校队成员,并两次参加上海国际高中联赛。她感慨地说:“虽然比赛成绩并非十分突出,但与队友并肩拼搏的经历,让我收获满满。

“巅峰计划” 的老师 Zoe 评价道:“从她的考培老师到巅峰班老师,这几年我见证了她的成长。她是个踏实的姑娘,做事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源于兴趣与热爱。她以‘慢工出细活’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事情做好,我想这正是她吸引大学招生官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