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一场知识与成长的盛宴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精彩上演。来自全国各地顶尖国际高中和国际化学校的学霸们齐聚我校,迎接来自狄邦牛剑营的挑战。当回忆的画卷缓缓展开,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一张张专注求知的面庞,仿佛还在眼前。
15天高效超能模式,个性化教学带来飞速提升
对于学生们来说,今年狄邦牛剑营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入营前递交的营前测试和三分钟自我介绍视频,殊不知,它们正是接下去十五天高效课堂的决定性因素。
来自英国国王学院学校(King’s College School Wimbledon,下文简称”KCS”)的数学老师Dr. Charafi介绍,对于短短15天的营地教学来说,入营测试和学生视频是他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正是从学生对专业选择和申请规划的阐述中,他了解到数学班的学生营期目标不尽相同。
单就笔试而言,有的希望能够备考STEP(Sixth Term Examination Paper),有的则更倾向于提升MAT(Mathemetics Admissions Test)/ TMUA(Test of Mathematics for University Admission)考试技能。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他贴近学生的申请规划,运用“问题教学法”,依据学情提出不同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多机会面向同学用英文阐述解题思路,写下完整解答过程,将笔试与面试的训练合二为一,实现针对性教学。
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的校园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屡见不鲜。老师们秉持分层教学的理念,通过国际性、多维度的测评方式,为学生精心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真正实现了定制化教育。
同时,高效的教学离不开中外教的合作教研。今年中外教有更多的时间按照学科特色、个人专长、学生情况提前备课,他们分工明确,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同学们能切身感受到中外合作教学的益处,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系统性提升:
中教体系化教学
从中教的体系化教学中,学生能够完成知识梳理,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掌握高难度的知识内容。
外教鼓励式教育
外教的鼓励式教学、提问式课堂,能在巩固知识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适应纯英文的学术沟通。加上多轮模拟面试,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前适应大学申请面试。
因此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中外教师的比例为1:1,教师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的外籍教师来自英、美、澳、加等英语国家。70%以上的中方教师具有海外教育或者工作背景。多元化的师资,带来全球性、创新性、融合性的国际高中教育。
个性化面试指导,迅速提升关键能力
狄邦牛剑营的外方导师均来自KCS,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并成功培养出众多优秀毕业生进入牛剑:
● 数学老师Dr. Charafi,曾是伦敦国王学院(KCL)数学系的教授,在KCS负责MAT/STEP/BMO辅导;
● 经济老师Ms. Danaher,是KCS经济学科组长,拥有丰富的申请及模拟面试经验;
● 生物老师Dr. Blythe,拥有帝国理工(IC)生物学学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讲师,现任KCS生物组组长,具有UKCAT及BMAT资深辅导经验
● 物理老师Mr. Davies,是KCS资深物理老师,擅长专业拓展及大学申请指导;
● 人文老师Mr. Pinder,毕业于剑桥大学,专攻古典学,负责希腊语、拉丁语、古典文学、历史与语言学的教学,同时也是KCS升学团队核心成员,法律专业申请指导专家;
● 人文老师Ms. Maurice,毕业于华威大学,研究生毕业于雷丁大学,是KCS的骨干历史和政治老师,同时也是KCS升学团队核心成员,牛剑HSPS/PPE/历史专业申请指导专家。
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学校针对高潜力学生启动了「巅峰计划」专项奖学金项目,为优秀学生提供超越基础课程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学术支持,并结合狄邦教育集团暑期牛剑营等顶级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共创卓越的群体性学习氛围,提升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申请竞争力,帮助他们冲击世界顶尖大学。
在大学申请的征途上,面试环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这方面,KCS则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数不胜数的成功案例令老师们对英国大学的申请流程了如指掌,精通每所大学的申请要点,洞察其中的细微差别,熟悉入学考试和面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在细节上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建议。此外,他们还会收集学生的反馈,深入了解为何某些学生能成功录取,而另一些未能如愿,这种反馈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循环,一方面能帮助他们了解各高校面试的前沿动向,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申请策略。
因此,狄邦牛剑营的模拟面试辅导是一次让老师能够迅速定位学生优势与短板,给予个性化指导,从而在短时间内提升面试能力的过程。Dr. Charafi强调,大学面试官的目的并非出题让学生无法作答。
相反,他们希望学生能够回答,以此激发互动,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面试官希望了解学生是否有能力成为大学中的优秀学子,并在未来各自领域中脱颖而出。他们寻求的是学生能够与他们协作的潜力,这是面试官的核心目标。因此,沟通、深入思考以及清晰地展示思考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技能。生物老师Dr. Blythe曾分享,在KCS,学生们习惯于互相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在沟通中互相讨论、深入思考,这种集体智慧的力量是巨大的。
打磨文书,展现专业热情的关键
当两个优秀学生的学术能力相差无几时,是什么决定了招生官的录取意向?
不妨先来分享一下我们在营地的亲眼所见:在漫长的一天即将结束前的最后一节课,外教老师已然嗓音沙哑显现疲态,却丝毫不影响他们饱含激情的教学状态,声音穿透长廊;如若午休时走进他们的办公室,大概率会看到物理老师戴着耳机解着题,老师们三三两两交流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很难说是老师们的哪一个具体行为打动了我们,或许是每一次都被认真对待的学生需求,抑或是每一次采访时对专业的知无不言,融于日常的平凡细节都证明着老师们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不会被日复一日的循环所磨灭。
回到前面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招生官的录取意向?答案不过四个字——专业热情。“所有人都想去最顶尖的高校,但现实的路径只有一条,就是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展露对专业的热爱。”人文课老师Ms.Maurice说道。
但如何将这份热情呈现给牛剑招生官?这就来到了KCS老师最拿手的舒适区之一——文书。用Mr. Davis的话来说,他们“每年都要在KCS读上百份文书,太过了解每个细节需要占据多少篇幅,需要花多少时间将其打磨。”
无一例外的,老师们相信文书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阐述自己“为什么愿意花生命中宝贵的三年时间钻研这一学科”,因此,他们不会修改文书中的表达和文字,却会给到结构建议。
结语:提供优质资源,奔赴理想未来
15天的营地生活结束后,营地老师综合每位学生的营期表现和学习情况提供了个性化的反馈报告,其中包含营地期间模拟笔/面试情况分析,文书写作情况及修改建议,个性化学习资源等各方面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为每位同学都详细列明了后续阶段需要提升的具体内容和方向,小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细到文书/口语的表达习惯,这不仅是学生们的努力方向,也是老师们的殷切希望。
经过努力与欢乐交织的营期生活,同学们正满怀信心踏上继续努力的征途。而杭州狄邦文理学校也将继续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不断开拓创新,为更多的学子搭建通往名校的桥梁。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开启属于他们的辉煌人生,奔赴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