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 | 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说起“说明文”,不少学生和老师的头隐隐作痛:学生看着枯燥无味的文本和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昏昏欲睡,老师在课堂上拿着说明类文本“奋力表演”却依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作为小学高段的语文老师,我们也时常思考: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说明文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创新课堂

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我们做了一个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结合单元学习目标,为学生们设立一个真实的情境来进行说明文学习,完成了一堂“食堂中的说明文”课。

学生们化身为校园“五星食堂”的申请者,意在从多角度展现食堂的亮点,帮助学校食堂准备一份详细的申请材料。

如此“接地气”的课堂效果如何?让我们回到课堂,看看这为期两周的大单元学习吧!

任务一

我眼中的事物是怎样的?

首先,小小申请者们明确了任务,在收到校园“五星食堂”评选活动通告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即刻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开启准备工作:
1:老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予学生分工表,强调团队分工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团队合作的意义,最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工。

2:引导学生圈画通知中的关键信息,关注评比标准,思考如何准备申请材料。

3:小组讨论不同身份的评选者会对怎样的食堂感兴趣,从中学会提炼出事物特征。

4:将讨论出来的关键信息梳理成思维导图初稿,在食堂用餐后继续补充要点。

通过这些步骤,学生们对“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有了初步认知,也树立了对这单元知识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利用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对说明文进行进一步探索?

任务二

如何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老师们为了帮助小小申请者们了解申请材料的组成,随即开启了说明文大单元的课堂学习。

⬆️ 写作方法的掌握

在经过准备活动以后,学生建立起对PBL项目的认知,也激发起了对这个PBL项目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说明文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之后的探究活动搭建说明文的知识框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点,以便进行之后的探究活动。

在课堂上我们着重学习了《太阳》和《松鼠》这两篇课文,学生不但掌握了各种说明方法的实际运用,还学会了运用“太阳风格”的科学性说明文和“松鼠风格”的文艺性说明文来满足自己的实际创作需求。

在经过课堂上的学习之后,我们开始为食堂申请材料准备相关资料,教师引导各组学生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学生需要整合材料进行介绍,展现食堂某一或多个关键特征,并且尝试更个性化、更具有创意地说明,比如用“松鼠风格”写好开头。

任务三

走进真实情景,实地考察学校食堂
在做好准备之后,学生们正式开启食堂的探索之旅。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实地探索和采访记录,从实际出发,确保食堂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学生们详细走访了食堂各层,认真查看、翻阅每张贴在墙上的告示,每份食堂展示的资料,还检查了各层食堂的菜品,并采访了食堂负责人,详细记录下食堂的每个角落。

学生在真实语境中采集所需要的资料,在自主探索、与人交流中极大了激发了五年级学生的求知欲

任务四

如何让他人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结束食堂考察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整合一套申请材料,形成食堂特色展示材料包,作为学校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老师向他们提出了“小任务”:

01 每份说明材料要各有侧重,信息尽量不重复。

02 材料要突出食堂的特色,并且符合通告中的评选标准。

03 以合适的说明顺序排列这些材料,可以重新组合材料中的信息,并加以设计。

 

最后,学生们在班级中举办一次模拟评估会,并邀请到了章东娟校长、王其文校长、语文组老师和食堂负责人对每组学生的材料进行打分。

三个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

5E班 1号小组:

金妙言、成若熙、茹可然

二等奖

 5C班 2号小组:

王正泽、陈泓雨、何简、何梓怡

三等奖

5B班 4号小组:

黄炜婷、田逸和、汤子恒、王郁昭

老师和同学们的收获

作为组长,我从中学会了按照组员的特长去分配任务,也学到了与人沟通的时候需要多点耐心,也需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次的PBL活动带给我许多锻炼和成长。”

                                                          5D班-万思文

作为组员,我学会了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聆听他人的建议,我也学会了运用许多说明方法去写作,比如 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等,我很喜欢这次活动!”

 5C班-陈泓雨

我觉得这次项目化活动最大的收获在于小组合作。有个小组,组员丢失了资料之后组长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帮他一起完成了任务。当我分享这件事时,很多同学受到了触动,知道同伴犯错时指责无济于事,互相支持和帮助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胡老师

本次的语文PBL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校食堂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激发出了他们的内驱力。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很多自发的学习活动,他们不仅收获了说明文写作的方法,也体会到我们的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希望学生们可以保持这样的学习热情,投身于适应未来的学习中去。”

 刘老师

“大单元课程”立足于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上,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结合真实情景,深化学生的学习探究成果。大单元的课程设计绝非单纯地完成任务,或者尝试新形式,而是教孩子学会学以致用,激发探索欲,在任务中获得思维和能力的提升,最终获得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