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夏谷鸣校长解读国际教育与国际化学校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从不足处思考,不妄自菲薄
Q: 您陪伴中国基础教育成长四十年,作为教改的领头人以及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您怎样看待现在国际教育的发展?

A: 首先,中国教育的实力值得肯定。虽然现在学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尚存争议,但是我们的培养标准完全可与国际比肩,没有丝毫落后。而作为一个理性的教育者,我们需要从不足处思考。尽管我们的教育目标很美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落实的维度上存在一定距离。落实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我们教育体制的羁绊。考试评价体系对教育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我们现在的中高考分数制客观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家长和学校都会唯分数论。这里值得思考的是,分数论的标准下,是不是只有第一名是成功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接受的还是被动的应试教育。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明白,我们的分数背后,是希望培养一个懂得反思的学生。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体制有我们的优势,改革一直在进行。在现在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做到汲取他山之石的优势,同时不卑不亢、不妄自菲薄。我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白纸上画画:一种多元化办学的实践
Q: 如您所讲,现在的教育发展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节点,您怎样看待杭州狄邦文理学校的出现?

A: 中国的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可以说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特殊时期的一种多元化办学的实践。一个办学的核心原则就是我们要做中国自己的教育,办一所中国学校。这点毋庸置疑。我们不是办了一所国际学校,而是办了一所国际化的学校。杭州狄邦文理学校融合了国内外两块知名的学术教育品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英国国王学院学校。我选择加入杭州狄邦文理学校的初衷便是希望与一群拥有同样教育理想的人做最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很高兴,这是一所齐聚英华的学校。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就如同一张白纸,让我们从头描画,描摹出我们的教育理想,完成我们的模板建构。传统教育体制对学生成长的桎梏在上一个问题有所提及,我就不再赘述。从我之前的经验来看,中国孩子学国际课程往往会碰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这是因为国外学校与国内学校看重不同的教育元素。比如:国外学校会看除了分数之外的表达能力、体育特长等等。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就是在完善二者不完美之处基础上的融合,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融合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智


孔子和苏格拉底(图片来源于网络)

Q: 当今的国际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您如何解答学校和家长对孩子培养的理念之惑?

A: 我一直非常欣赏孔子的教育智慧,笃信他绵延千载的教育哲学——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当然,时至今日,孔子的“有教无类”应该有与时俱进的释义——每个学生都是被关注的个体。­­­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教育家,他主张通过不断的询问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但是比较二者,可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中外方教师的理念差别。中方教师往往无法摒弃保姆角色,包办学生的大小问题。而外方教师则是放开双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就连学校的办学都存在吊诡。学校是否只招收最优秀的孩子?家长能否接受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考名校?最好的答案就是,我们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教育之根本,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考高分进名校的机器。

培养独立思考的人
Q: 纵观您的教育生涯,你认为现在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以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A: 首先是思维多元。语言对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学生学习二外甚至三语、四语。强调在体验探究中学习的项目制、任务型学习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其次是博学多闻。博学要做到的不只是读书,还要会读人、读社会。在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图书馆里几乎看不到教辅书籍,而书籍的种类涉猎广泛,为学生的阅读趣味提供了多种选择。学校的关顾体系也为“读人”提供了可能。学生打破班级的社交局限,在这个“小社会”里与不同的人接触。再者是身心健康。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学习不应该挤占睡眠时间,学生的饮食也要平衡膳食。我想强调的是校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身着制式服装可以让学生感受集体性,找到在团体中的安全感和荣誉感。需要明确的是,学校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而非防止他们犯错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学生才能明白他们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他们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杭州狄邦文理学校三大体系

此外,学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处理矛盾问题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创造力。老师的引导、学校的开放和学生的体验将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成长。无论是学校的学院活动还是延展课程,目标都是让学生体验这个世界,进而学会反思,最后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这也是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需要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

各司其职,教育角色归位
Q: 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学生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您认为学校与家长应该构建怎样的关系来帮助学生的成长?

A: 现在很多的家长非常乐于参与孩子的教育,这非常好。但是如果家长介入学校过多就容易造成教育的分工错位。家长的重心在家庭教育,而教育者的眼光更为长远,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成长。这点,家长应该充分信任学校。家长和学校的理念应该达成共识,切勿走进以应试教育的背景思考新型学校的误区。比如很多家长纠结于孩子的作业量问题。孩子掌握的单词量、做题数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无法划等号的。我常常在学生入学和毕业的时候让他们思考三个问题:我想去哪里?我怎么去那里?我怎么知道到了哪里?一旦学生将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就达到了。

中方校长夏谷鸣简介

夏谷鸣,浙江省英语特级教师,从教近40年,曾获得第一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现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外语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浙江省中小学外语教学学会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eitdesign